Friday, 10 April 2015

星展MA面試心得

其實我很懶的紀錄生活中發生了什麼事情,但是想把也許對其他人有用的東西寫下來。

星展是目前為止讓我感覺在招募方面最和國際接軌的公司,面試過程非常有趣。
比起台灣其他的公司,在履歷、面試等等都和我在倫敦的經驗最相近。
以下照順序說明整個過程:


第一關 Applications 和 Online Test

線上填寫CV 和 Coverletter,之後會收到邀請你填寫線上邏輯測驗的信。(沒記錯的話星展有數學跟語文)測驗和其他大公司一樣使用的是SHL的題目,基本上只要同時多申請幾家,把題目記下來練熟,這關的通過率幾乎是100%。

第二關 Online video interview

通過測驗後又會收到邀請,要在期限內上網站用英文錄製以下兩種影片。第一種是自我介紹,印象中要錄製一段簡單自介、一段自己的特長、一段申請動機共三個小短片。這三段短片是可以不斷重新錄製的。第二種短片是會有15分鐘的快問快答,會有各種和申請相關也有和申請完全無關的問題(例如:你認為快樂是什麼)。

這關我認為測的是英文口說,還有也要趁機說明你在CV上所沒有的特色。

第三關 Assessment Center

Assessment Center是幾乎國外所有銀行都會有的一關,據說最後的錄取與否取決於這關的表現。時間長四、五個小時,幾乎是完全沒有休息時間。會以小組的方式進行,當時我在的組裡含我共八人。這次的AC又分三階段

第一段 Teamwork

會先拿到一本英文Case,限時20-30分鐘左右讀完。內容是一家公司的CSR要辦活動,有幾個問題必須要你根據資料,在稍後的討論中和組員一起解決。Case呈現的形式是很多EMAIL來往和圖、表等資料,要從中判斷出現在的情況。Case的長度不容易讓你在時間內完全讀完(我大概就有一兩頁完全沒讀到)。接下來就是在旁邊大概5個星展主管的監看下用英文在40分鐘內完成討論,並且要製作flipchart。

既然是看teamwork那當然想要表現好一定要發表自己的意見。但是千萬不要變成為了發言而發言。要聽懂所有人的意見,適時的帶領討論,統整。雖說是teamwork,但是英文跟不上大概就直接掛了。大多數的申請人都是從小在國外或者在國外待了不少年,只有較短交換學生經驗的人很在討論中有非常明顯的劣勢,因此口說不管如何一定要準備好。最後其實整組出來的成果不會有影響,因為我們這組連flipchart都來不及做。


第二段 個人Case

也是從一本Case開始,但長度和深度都是上一個Case無法相比的,有90分鐘的時間閱讀完Case並解題還有製作flip chart。內容包含了公司的資源分配、專案人選、怎麼滿足客戶、和複雜的成本估算。最後有30分鐘讓你把解法present 給一個主管。這段presentation是一對一的。

半年以來申請管顧用的Case練習在這裡大派用場。但即使如此,這麼長的Case還是讓我手忙腳亂,我可以斷定這Case本來就是設計來讓你做不完的。presentation在這邊反而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每一個分配和提案都會被問原因,還有你的備案。也就是說你在解決問題時的邏輯是最重要的。這段仍然是英文。


第三段 Role play

一樣有一本Case。裡面告訴你有個客戶要來抱怨了。和前面的兩個Case一樣,你必須從email和資料中搞清楚現在的狀況。之後就會有一個星展的人來扮演那個抱怨的客戶,另一個主管在旁邊打分數。客戶會不斷的抱怨和罵人,你必須在這個狀況下滿足他並且再賣其他公司的產品給他。

這是整天下來唯一用中文的地方。(連Case本都還是英文)記得永遠都笑笑的說是是是,我們一定會改進,千萬不要失去耐心。同時要搞清楚你在這個角色扮演中的權限,客戶會做一些要求,有些是在Case中有交代你有權限的,有些則是要等你的主管放假回來才能回答。主管哪些天放假最好也要記清楚,總之就是要像完全真實的情況一樣下去處理。


第四關 Panel Interview

Panel Interview大概會是最讓人有壓力的地方,星展從CEO到各部門的頭大約6人對上申請人6人,一個問題發問後,申請人從左邊到右邊一個一個回答。我記得的問題有4個:

1.你的career objective,你想貢獻給社會什麼,為什麼選擇金融業,選擇星展?
2.舉一個你在團隊中從基本開始貢獻、學習的例子
3.講一個你做過的tough decision
4.當deadline逼近的時候你事情又做不完要怎麼辦

這邊我的訣竅就是:記得你不是來回答問題的,你是來impress面試官的!

這邊的問題我都寫得很清楚,但是面試時的問法都是很混亂,因此首先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問題"再回答!很多人聽了問題就直接開始用準備好的一個故事,這是非常危險的。再者你的CV和Coverletter面試官手上都有,不要再一模一樣重複一次你寫過的東西。我的做法是每次答題前都要想好我想要傳遞我自己的什麼特質,再用對應的故事和經驗回答,雖然是CV上提過的事蹟,但是在這個context跟你的包裝之下,能傳遞出更強烈的特質。注意一定要想清楚你想表達什麼,和我同組的面試者就有出現完全發散,沈浸在自己大學社團故事中的情況,好像在跟自己同學聊天一樣。

以下我一個一個說明這四個題目:

題目1 

是基本中的基本,競爭一個這麼激烈的position。你來的理由連自己都不信的話,對面閱人無數的老闆們難道看不出你在唬爛?只想好一句:因為XX,所以我想做金融業的理由絕對不夠。你的目的、對金融業的特性、為什麼是星展而不是其他銀行,整套完整的故事一定要準備好。

同組有一個四大會計現職的人,說發現他對會計沒有興趣,沒有熱誠。這時候馬上被問:你CV上已有在這家公司的實習經驗,難道你實習時沒發現嗎?為什麼到現在才發現,那我也擔心現在你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進了星展之後又再後悔一次。

另外又有一個人強調不是商科背景,但是從小因為爸爸的教導對理財還有股票投資很有興趣。但是馬上被問說那你是不是申請錯program了?另外千萬不要言必稱我的爸爸說,我的媽媽說,所以我OOXX。除非他們真的講出跟麥克阿瑟一樣有道理的話,不然給人的印象就是你有daddy issue或者媽寶。

題目2

很多人都沒聽清楚,就開始回答自己在某一個Project或者某一個社團扮演的角色和自己的貢獻。注意這些老闆們所擔心儲備幹部申請人,並且想知道的事情是:你是不是只想當主管,只會打高空的人?但是注意我前面提到了,你的目的不是來回答問題,你是來impress面試官的。所以就正確的問題回答只是第一步,還要想想你要用什麼來impress這些人。

我自己用了在當憲兵排長時的領導經驗,強調我和阿兵哥一樣,洗碗,打掃,挖廚餘,出勤務。並且在末尾用了"要學會領導,先學會服從","要把事情做好,就不能怕把手弄髒"。開頭雖然是就問題回答我的經驗,但是中間拉回為什麼我會是一個適任、優秀的領導者。

題目3 

如果只講了一個故事,試想這些老闆聽過了多少故事,為什麼要對你的這個tough decision有興趣?如果只是告訴他你大學時做了艱難的決定轉系,這對一個都50.60歲的人而言有多無聊?因此和上一題同樣的要利用這故事做為出發點,展現你和其他面試者的不同。進一步的應該要分析你做問題時的原因,背景,和結果追蹤,加些邏輯在故事裡面。但是最高級的還是要展現一個你的特質。

我自己的答案是:以高出政戰官45分的成績,去填憲兵官。當然這就很容易能引導到一個對於領導經驗的渴望,主動找機會磨練自己的年輕人形象。前面當然免不了加一些周圍的朋友都覺得你是傻子之類的話讓你更有那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感覺。

題目4 

同組一位面試者直接不斷強調"我願意加班"的答案真的讓人聽了直搖頭,這邊一樣好的答案應該是要告訴他你會把目前的事項做重要性的分類,並且在真的沒時間時優先把最重要的做好,表現你是一個有組織,懂得分配時間的人。

我自己對這題的表現非常滿意:“您可以從我CV上看看我在倫敦的時候,同時有學校繁重的課業、是臺灣學生會的會長、經營180DC學生顧問、玩樂團、又參加競賽,對我而言我不是等別人訂出給我deadline,而是每天都訂定給自己任務,每天都有自己的 deadline在遵守,所以我根本不會有deadline前做不完事情的情況!“  完全沒有在答題目本身,但是我可以看到老闆們臉上滿意的微笑。


察言觀色也是很重要的,注意在我準備好的眾多故事中,兩題我選擇用當兵的經驗原因無他:現場的老闆們除一位是HR的女主管外,其他全部都是中年的男生。而我的同組們都是在國外待過的人,因此國外的經驗在這邊對我沒有凸顯力。

壓力測試

所有的面試中免不了會有扮黑臉的人來測你的臨場反應。很不幸的在這個panel interview中擔任的人是最大的CEO Jerry. 除了前面被抓到話柄被反問的人,甚至會出現"我覺得你的大學成績很爛,GPA才3.4"這樣的問題。在跟其他6個人一起被面試的情況下真的是恥力要夠。

我自己只被問了兩個壓力測試,很明顯地他發現你完全不會有壓力就不會玩你了。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180DC 不是360度? 答:因為360度就繞回原地啦。
第二個問題:你是說你有申請其他很多銀行囉?(當時我正在回答第一題,說明我在其他銀行申請面試時看到的情況)  答:當然,買個手機都要比好幾家了,找工作這麼重要的事情怎麼能隨便只申請一兩個?我就是經過這麼多比較後才認定星展是最有前景,最能讓我發揮的地方。


小結

找工作我覺得最基本的門檻,但是也是最容易表現的地方,就是英文口說。不只星展,半年的面試下來我發現一旦你開口有相當的實力,整個面試的氣氛就很容易被你主導。其他不管是CV或者面試,要記得你寫、你說的每一句,背後都有你想達到的目的,想傳遞的訊息,讓人家一看就對你有印象!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